【探秘非遗】蓼花糖曾经也叫“棉花糖”?     DATE: 2024-05-07 23:40:08

【探秘非遗】蓼花糖曾经也叫“棉花糖”?




人生有五味,酸甜苦辣咸。探秘糖有人无辣不欢,非遗也有人嗜甜如命 。蓼花与辣味带来的经也叫肆意畅快不同 ,甜食最能让人心情愉悦 ,棉花糖除过各种各样的探秘糖糖果、蛋糕以及甜点这些众多甜食爱好者的非遗心头宝,还有一种不得不提的蓼花糖类点心——三原蓼花糖。





图:三原蓼花糖(左上) 、咸阳琥珀糖(右上)

富平琼锅糖(左下) 、棉花糖耀州雪花糖(右下)

三原蓼花糖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探秘糖其与咸阳琥珀糖、非遗富平琼锅糖 、蓼花耀州雪花糖合称为关中四糖  。经也叫



从外表看 ,蓼花糖的样子像鼓槌形或圆球型  ,金黄色的表皮上均匀地沾满白芝麻和砂糖,里面是雪白的蜂窝状糖心。


品尝过蓼花糖的朋友应该都能猜到制作的食材,它以糯米为主料,配以黄豆 、白砂糖、饴糖和芝麻仁等  ,经过二十多道工序精心制作,个大体轻 ,吃起来瓤美味久 ,松、甜、酥 、脆、香,别有风味 ,是陕西省传统的特色食品之一 ,畅销不衰 ,宜待客宜馈赠 。



图 :蓼花

味形兼美的蓼花糖以其形态肥大蓬松似蓼花果实而得名,而且关于其名字的由来还历经了几次有趣的演变 。

蓼花糖起源于陕西省三原县 ,始产生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已有490多年的历史 。当时南方一带的小贩,利用当地盛产的优质江米(即糯米)制成年糕 ,运到三原,泾阳一带去卖。

临到年关 ,卖剩下的年糕不便带回 ,寄存在亲友家里 ,挂在楼上让其阴干 。次年来后,将其捣碎  ,和成条棒状,用油炸后再卖 。这种隔年的陈年糕,经风露,又粉碎和成棒状,经油一炸 ,内部蓬发 ,体积膨大 ,吃起来酥脆香甜 ,别有一番风味 ,人们称其为“棉花糖”。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逐步摸索  ,总结出一套制作“棉花糖”的方法。在米粉中加一定的黄豆浆 ,使其更加蓬松泡发 ,并在其表面粘芝麻仁或白糖。食者交口称赞:“僚得太!”“僚”是关中方言 ,即为“好”的意思 ,故又改称为“僚花糖” 。



关于其名字的最终定论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到西安。地方官吏搜集珍馐奉献,将“僚花糖”作为地方名贵食品贡奉,慈禧太后大加赞赏。

慈禧见其形状酷似草原上的一种蓼花果实 ,觉得有趣 ,遂取其谐音,称“蓼花糖”,形象别致。之后  ,人们便改称为“蓼花糖”,并将其列为贡品 。


后来 ,人们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改进工艺 、扩大生产,蓼花糖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食品 ,现今虽然各县也有仿制 ,但唯独三原蓼花糖畅销国内各地及港澳地区  ,盛誉不衰 。

位于汉人老家街 · 秦陇版块的三原瑞梅蓼花糖就由此引进入驻,其产品获得了游客极大的好评!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 ,是民族个性 、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

从“棉花糖”、“僚花糖”到“蓼花糖”,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名称的改变,它也反映了历史的沿革,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思想与技艺的创新 !


传承非遗 ,我们在路上 !

*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今日互动话题


蓼花糖食用指南请签收哦!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汉文投集团官网